首页
友情链接
全景相册
随机剧照
本站声明
壁纸
Search
1
diffusers-image-outpaint,智能扩图工具,懒人包,有更新
6,538 阅读
2
AIGC数字影像馆,键盘摄影大师(一键懒人包)
3,027 阅读
3
三款离线OCR对比(供下载)
2,729 阅读
4
台湾-景(阿里山,101,故宫,日月潭)
2,710 阅读
5
九寨沟
2,679 阅读
摄影类
茶余饭后
软件类
登录
Search
标签搜索
园博园
AI
锦绣园
五一
甘坑
重庆
荔枝公园
开源
懒人包
台湾
相机
大梅沙
沙井
大沙河
南头古城
博物馆
一个公园
猫
文和友
电路板
傻木摄影
累计撰写
557
篇文章
累计收到
120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摄影类
茶余饭后
软件类
页面
友情链接
全景相册
随机剧照
本站声明
壁纸
搜索到
204
篇与
» 茶余饭后
的结果
人们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是在重新编排自己的偏见
人们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是在重新编排自己的偏见。 --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美国哲学家
2025年08月18日
1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Palantir理念值得关注
2025年08月01日
2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8-01
Palantir理念值得关注  Palantir(中译帕兰提尔,或者帕兰泰尔)是一家美国的高科技公司。 它在中国不出名,但在美国鼎鼎大名。最近两年,股价涨了十几倍,市值达到4000多亿美元,排进世界前30大公司,高于三星。 它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自称使命是"防止西方的衰落",要使用高科技,巩固自由民主制度,支持美国及其盟友。 它的业务主要是,接受美国政府和美军的订单,为它们做咨询和开发软件,提升美国的军事实力。 举例来说,它帮助美军在阿富汗识别路边的炸弹,帮助美国移民局发现非法移民,以及参与以色列的军事行动。 传说中,发现本拉登的藏身之处,也有它的功能。它对此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它对于自己的业务和客户严格保密,从不泄漏,即使在美国,也是一家非常神秘的公司。 上周,我读到一篇 Palantir 离职员工的回忆文章,透露了很多公司的内部情况,很有意思,下面是一点摘录。真的极其特别,我觉得,大家应该关注这家公司。 1、 找工作的时候,我想找那种能够接触医疗保健、航空航天、安全等关键行业的工作,但又想要硅谷的工作文化,Palantir 基本上是唯一的选择。 我就是因为这一点加入的。 2、 刚进 Palantir 的时候,我发现里面充满了奇怪的人。事实上,如果你是一个怪咖,会更容易加入这家公司。 有一个同事,办公室放了好几个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设备,杯子里还放了一大堆冰块,跟我交谈时,不停地嚼着冰块。据他说,这样可以促进认知能力。 3、 公司的 CEO 亚历克斯·卡普(Alex Karp)是一个哲学博士,面试候选人时,他喜欢没有任何资料直接面试,避免先入为主的成见。 他不看重候选人的经历,而会观察他们如何分解问题,能否从不同视角理解问题。 面试的问题通常与工作或软件无关,他甚至花了一个小时跟我讨论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4、 公司要求员工,同时具有宏大的知识背景和激烈的竞争精神,是具有奇思妙想的知识型思考者。 公司的各种制度,都是为了挑选出一种特定类型的人:独立思考,专注于目标,不会过度关注坏消息。 正是因为它招聘了众多优秀的、与众不同的员工,进而吸引了更多这样的人。 5、 它要求员工每周有3~4天去客户办公室,在那里工作,掌握复杂行业的业务流程和各种知识,然后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出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软件。 我的第一个客户是空中客车公司,我因此搬到法国图卢兹待了一年,每周四天在工厂与制造人员一起工作,在那里开发软件。 6、 公司的整体氛围,有点像一个要拯救世界的邪教团体,而非一家普通的软件公司。 但重要的是,它对批评非常宽容和欢迎。有人给我看了一封电子邮件,一位初级软件工程师正与公司一位董事进行公开的、激烈的争论,全公司(大约一千人)都抄送了这封邮件。 我对宗教不感兴趣,但喜欢看到,有人深切关注并探讨世界的发展方向,以及软件如何融入其中,这才是真正有趣的事情。 7、 公司的一个理念就是不给员工头衔,每个人的头衔都是"项目工程师"。除此之外,还有五六位董事和一位首席执行官。 原因是公司相信,如果创造出头衔,人们就会开始想要它,最终在公司滋生内部政治,破坏团结。最好还是给每个人同样的头衔,让大家专注于目标。 因为大家头衔都一样,也就没有等级,没有人可以指挥别人该做什么。你完全可以不在意别人,或者他怎么看你,直接无视他们,去做一些你认为正确的事情。 公司文化就是推崇无视上级的意见、但开发出了关键的基础设施的人。这种事在公司被当作榜样来效仿。 8、 "无头衔"的代价是,你常常感觉公司缺乏明确的战略或方向,更像是一个培养皿,里面的聪明人各自建立小领地,然后朝着随机的方向发展。 但这也带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创造力,人们低估了 Palantir 涌现出多少新颖的概念和想法。 [本文转载](https://www.ruanyifeng.com/blog/2025/08/weekly-issue-359.html)
关于摄影_数量胜于质量
2025年07月18日
5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7-18
关于摄影_数量胜于质量 学期开始时,佛罗里达大学摄影课的教授,将学生分成两组。 一组是数量组,按照作业的数量评分;另一组是质量组,按照作业的质量评分。 数量组拍出100张合格照片为 A,90张为 B,80张为 C。 质量组只需要提交一张完美的照片,评分就基于这张照片。 如果你是摄影课的学生,你会选择哪一组? 学期结束时,教授发现,所有最佳照片都来自数量组。 数量组必须多拍,所以学生慢慢习惯了接受摄影的不完美,从一次次的实践之中,开始精通摄影,最终从许多次不完美的拍摄之中,诞生出一张完美的照片。 想想看,100次拍摄意味着什么:100次与光的对话、100次构图实验、100次的反思机会去检讨意图与结果之间的差距,然后进行调整。 相反的,质量组不得不苦苦学习理论,搞清楚如何拍出一张完美的照片,先掌握理想的构图,再探索最佳的技巧。他们因此积累了丰富的摄影知识,却没有培养出那种只有反复按下快门才能获得的直觉。 这就好比,质量组是地图专家,而数量组是探险家。学期结束时,质量组可以告诉你为什么某一张照片很棒,而数量组拍出了这样的照片。 
西部世界,虚拟现实的思考
这几天片荒,看了之前下载的西部世界 里面的虚拟现实制作的十分精良 其中一个工作人员的儿子去世了 他们一家都十分不舍 我在想,是不是可以做一个场景 在虚拟环境中,制作一个他们的儿子,然后加上一些美好的结局 例如他们的儿子在逐渐长大结婚生子等等 最后因为某些特殊使命 例如被安排飞到太空探索未知世界等等 一辈子都回不来的那种 好抚平父母的思虑
2025年07月06日
3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离职面谈是不必要的
离职面谈是不必要的 当你即将离职,HR 可能想找你进行一次"离职面谈",询问你"为什么要离职?",以及"跟同事一起工作感觉如何"。 别上当。你的最佳选择是,推掉这些离职面谈,如果不行,那也不要对任何人或任何事进行批评。 你可以回答,你遇到了一个不想放过的机会,然后很荣幸能跟曾经的同事一起工作,对于这家公司曾经给予的工作机会,充满感激。就这样,离职面谈就可以结束了。 这有几个原因。 (1)离职面谈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会带来很多负面后果。 你的建议和反馈,不会得到采纳和改进。 反而,你会被别人认为是一个爱抱怨的人,并可能因此树敌。 没人想树敌。 你或许以为自己再也不用和那些领导和同事打交道了,但这个世界真的很小。 (2)一旦你递交了辞呈,在你离开公司之前,你的目标就是让人们永远记得你,对你留下好印象。 你要优雅地离开,不要破坏任何人际关系。 无论你心里认为,老板有多愚蠢,部门有多糟糕,都不要说出来。 说出来不会有好结果,只会伤害你自己。 (3)同理,不要给同事们发一封冗长的告别电子邮件,告诉他们你为什么离开,这毫无意义且有害。 人们对这种事的记忆力很强。 发一封邮件抱怨公司有多糟糕,你就会以这种方式被人们记住,很有可能还会传开,而你所做的一切好事都会被人们忘记。 (4)如果你真的对公司运作有什么建议,最好没辞职的时候就说出来。 如果那样没有效果,那么你在离职面谈中给出忠告,更不会有效果了。 (5)离职后,原来的公司变好或变坏,都跟你无关了。 你也不应该再关心那些问题了。 总之,最好的离职就是不惹恼别人,悄悄地离开,全力以赴你接下来的路。 [本文转载 ](https://www.ruanyifeng.com/blog/2025/06/weekly-issue-354.html)
2025年06月27日
4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6-03
莫言:为冯巩老师取个同款笔名
莫言:为冯巩老师取个同款笔名 据莫言老师交待:(以下为部分原文) 前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应朋友之邀去参加一个饭局,遇到曲艺家冯巩先生。 在电视上、舞台上看过他多次表演,所以虽是初次见面,但感觉很熟。 他握着我的手说我的小说写得好是因为笔名起得好,他说他最近也想写点东西,希望我能给他起个笔名。我说:“闭嘴。” “好!”他一愣,一阵大笑后道,“那我的相声还怎么说啊!” 同行的朋友悄悄提醒我:“你这样说,冯老师不会不高兴吧?” “不会吧,”我说,“冯老师是幽默大师,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话虽是这样说,但朋友的提醒还是让我感到心里不踏实。 多年前我因为逞口舌之快,得罪了不少人,也留下了很多把柄,没事时还好,一旦有事,就会被拎出来折腾。 为此我深感后悔,但习气难改,演讲时,聚会时,为了追求效果,逗大家发笑,便出语鲁莽,不计后果。 幸好,几天后,冯巩先生在他的抖音号上把这段视频发了出来,使我心中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 文章最后,莫言老师强调:相声与小说一样,都是语言的艺术。讽刺与幽默,是相声艺术的基本特征,也是小说应该向相声学习的地方。 我让冯巩先生“闭嘴”,其实与我让自己“莫言”一样,是希望我们深入生活,厚积薄发,想好了再说,想透了再写。 正是:欲说相声先闭嘴,想写小说且莫言。 
2025年06月03日
4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5-05-16
电路板最多有多少层?
电路板最多有多少层?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想把我接触过的可能超出大多数人认知的知识先讲一下 我参与过的电路板,最高层数超过10层,在东莞特新钻孔那些年,很多时候都有十层以上的电路板需要钻孔 有一年(至少17年前了)说是一家上海的公司,钻孔的板子16层,板厚好像是1.0mm 这个已经很厉害了,听说与芯片有关的 通常10层板都在1.6mm左右了 这款板子比较特殊 钻孔之前,pcb板上下都用的夹层铝 通常钻孔前,都会在裸板上覆盖一张铝片,防止钻头的压脚划伤pcb板 同时因为铝片比较软,铝片还充当钻孔导向左右 普通铝片都是单层的,约0.15mm左右 而生产这款板件时,用的夹层铝片 中间夹的纸 至于为什么要用这种铝片,已超出我的认知 另外,生产这款板件时,底板不是高密度垫板 也不是酚醛板,更不是纸板 而是覆铝垫板! 同样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垫板 另外,这款板件用的是0.1mm的钻咀 你要知道,这个是机械钻孔 不是激光钻孔 你知道0.1mm的直径,比头发大不了多少 可用深度最大大概1.8mm 听说,最小直径的机械钻孔可以达到0.075mm 当时这个0.1mm钻孔好像还得分步钻 作为一名电路人,我一直对此比较好奇 刚刚看见以下这则新闻: 目前日本冲(OKI)电器株式会社推出 124 层印刷电路板,但它的突出之处在于实用性,而非纯粹的极限。 电装 (Denso) 在 2012 年创下的 129 层世界纪录 而这个只是为了冲击世界记录而已,没有太大的实用意义 日本冲(OKI)电器株式会社通过保持常规的电路板厚度并确保可制造性,OKI 的工作很可能有助于弥合理论极限与可扩展生产之间的差距。  电路板在不增加7.6毫米标准板厚的情况下,突破了长期存在的108层的行业上限。 这是高密度电子封装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进展,这是迄今为止已知的半导体测试应用的最高商用堆叠高度。 这一进步突破了长期以来 108 层的上限,并可能标志着人工智能、国防、航空航天和先进通信技术领域基板设计的新纪元。 PCB分层的新高峰? 从纸面上看,从108层到124层的跃升可能微不足道,但在追求精密的PCB制造领域,这标志着PCB制造能力的根本性转变。 信号层数增加15%的同时,并没有增加标准的7.6毫米板厚,而这是晶圆级测试设备现有尺寸限制的限制。 这绝非易事。由于树脂流动、导通孔塌陷以及层间对准等挑战,传统 PCB 设计在达到 100 层之前就已达到机械和热性能的极限。 迄今为止,可靠地超过 108 层通常意味着必须接受更厚的电路板或降低可靠性——而 OKI 有效地避免了这些妥协。 该解决方案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信号密度和垂直互连,对于用于 AI 加速器的下一代高带宽存储器 (HBM) 的晶圆探测尤其重要。 每增加一层,设计人员就能在紧密相邻的环境中布线更多信号,集成更多接地层,并更好地管理 PCIe Gen6 和 CXL 3.0 等协议所需的高速差分对。 124层PCB的深远影响 长期以来,提升PCB 层数一直受到对准精度、过孔可靠性和热完整性的限制。 OKI 的突破源于一系列改进,而非单一的发现。 该设计的关键在于使用每层厚度仅为 25 µm 的超薄介电材料,其低损耗特性适用于 112 GHz 以上的频率。 这些材料(可能是 Megtron 7 等高性能层压板)可实现严格的阻抗控制 (±5%),同时支持高功率 AI 芯片至关重要的热传导。 这种 124 层配置或将为人工智能半导体测试开辟新的方向,因为堆叠 HBM 模块的晶圆级检测需要精确、高速的信号完整性。 每增加一层,布线容量和屏蔽潜力都会增加。在人工智能服务器中,OKI 的高层板支持集成接地层和微孔阵列,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串扰和信号损耗,同时改善散热性能。 这些功能也将使该技术成为航空航天和国防应用的理想之选。 这些 PCB 采用对称叠层设计,并在超过 1,000 次热循环下达到 MIL-STD-883G 可靠性标准,理论上能够承受极端环境,同时保持电气完整性。 扩展和成本的限制 高复杂性自然带来高昂的成本。 OKI 124 层 PCB 每平方米的物料成本高达 4,800 美元,生产时间长达 16 周,良率徘徊在 65% 左右。 这远低于 108 层 PCB 的典型良率 85%。 热循环引起的机械应力,尤其是在铜与FR-4边界处,会超过80 MPa,有时会导致细间距BGA封装中的焊盘凹陷或信号衰减。 在堆叠层中排除此类故障通常需要破坏性横截面积分析,这使得诊断过程变成了一场赌博。 与大多数尖端技术一样,当前的应用仅限于利基、高性能领域,但其底层创新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渗透。 增材制造和人工智能驱动的EDA工具的进步最终或许能够以更少的层数或更低的成本实现类似的性能。 OKI 的 124 层 PCB 虽然未能超越电装 (Denso) 在 2012 年创下的 129 层世界纪录,但它的突出之处在于实用性,而非纯粹的极限。 通过保持常规的电路板厚度并确保可制造性,OKI 的工作很可能有助于弥合理论极限与可扩展生产之间的差距。
2025年05月16日
6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
2
...
30
网站版权本人所有,你要有本事,盗版不究。 sam@gpcb.net